別再給“劫法場大嫂”戴高帽了。這不是愛情傳奇,是犯罪共謀;不是深情義薄云天,而是愚勇裹挾下的自我毀滅。
最近,一段柬埔寨法院外的劫囚視頻刷屏:黑衣女子淡定遞槍,男友開火制造混亂,七人奪車逃逸,全過程不到一分鐘,動作干凈利落,堪比港片高潮。
被抓后一句“豪哥,我不后悔”,瞬間點燃全網(wǎng)淚腺,被捧為“東南亞第一大嫂”,甚至有人稱她“比《狂飆》陳書婷還颯”。
可冷靜點吧!她救的不是蒙冤好人,而是涉嫌電詐、販毒的犯罪頭目。那些被他們團伙騙光養(yǎng)老錢的老人、被迫參與詐騙的年輕人、因毒品家破人亡的家庭,他們的痛苦,在這場“愛情秀”里連個標點符號都不算。
更荒謬的是,網(wǎng)友一邊喊“這才是真愛”,一邊自動忽略一個基本事實:法律不是裝飾品,法庭不是戀愛劇場。
你可以在小說里寫“為愛劫法場”,但現(xiàn)實中,持槍襲警、協(xié)助重刑犯脫逃,是赤裸裸的暴力犯罪。若真讓她得逞,下一個受害的,可能就是你我身邊的人。
所謂“深情”,往往掩蓋了更深的悲劇。
網(wǎng)傳馮靜年少被父母賣作童養(yǎng)媳,逃婚又被拐至電詐園區(qū),遇見“對她好”的頭目男友。在長期被物化、被傷害的環(huán)境中,這份“溫柔”成了她唯一的救命稻草。于是她誤以為:只要救他出來,就能守住這世上僅存的“善意”。
可問題是,那根本不是愛,是創(chuàng)傷者的投射。
真正的愛,不會讓你去犯罪;真正為你好的人,會在被捕前說:“你走,別回頭,好好活著?!倍皇悄S你拿槍沖進法院,把兩個人都推進地獄。
更諷刺的是,這種江湖情義的敘事,正在悄然扭曲年輕人的價值觀。有人開始覺得:“敢為男人拼命的女人,才夠烈、夠真?!?/font>
卻忘了,烈女不該是殉葬品,女性的勇敢,應(yīng)該用在反抗壓迫、爭取自由上,而不是替罪犯沖鋒陷陣。
再說現(xiàn)實后果:劫囚失敗,兩人刑期疊加,百萬元贓款沒用來賠償受害者,反而成了買槍的資本。
如果她真想救贖,完全可以配合調(diào)查、退贓減刑、公開道歉,用合法方式爭取寬大。但她選擇了最原始、最危險的路,因為她的世界里,從來沒人教她“規(guī)則”是什么。
這背后,暴露的是更深層的社會潰爛:拐賣婦女為何屢禁不止?邊境管控為何形同虛設(shè)?底層女性為何只能在黑產(chǎn)中尋找“庇護”?這些問題不解決,今天倒下一個“馮靜”,明天還會冒出“李靜”“王靜”。
我們同情她的遭遇,但絕不美化她的選擇。就像不能因為勞榮枝童年不幸,就原諒她殺人;也不能因為馮靜命運坎坷,就歌頌她劫囚。
真正的深情,從不需要違法來證明。它是在對方入獄后寄一封鼓勵信,是在法庭外默默等待,是在陽光下重建生活,而不是在槍聲中賭上一生。
“豪哥,我不后悔”聽起來很悲壯,但法律只認事實,不認眼淚。鐵窗之內(nèi),沒有江湖,只有悔恨。
愿世間少一些被浪漫化的犯罪,多一些不必用槍去換尊嚴的愛情。
發(fā)布于:四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