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地區(qū)領導人賴清德25日在美國《華盛頓郵報》發(fā)文,宣稱將于近期提出一項400億美元(約合1.25萬億元新臺幣)特別預算案,其中包含向美方采購新型武器的軍購,這在島內引發(fā)猛烈批評。國民黨主席鄭麗文批賴清德是在“玩火”,并表示其路線在“大罷免”后更加激進危險,將臺灣安全、臺灣人民推到懸崖,這絕非人民樂見,國際社會也不希望臺灣成為麻煩制造者。臺“中華戰(zhàn)略學會”資深研究員張競認為,民進黨當局此舉完全無法對大陸起到嚇阻作用,若不從化解危機、恢復溝通對話著手,再多的軍費也只是“診斷錯誤、投錯藥方”,臺灣仍將困在死胡同。
“恐怕只會讓臺灣付出沉重代價”
在《華盛頓郵報》發(fā)表的文章中,賴清德對美國總統(tǒng)特朗普表示感謝,并聲稱臺灣防務預算已呈倍增之勢,預計明年將達到GDP的3.3%。賴清德“承諾”,防務預算將在2030年前提升至GDP的5%。他宣稱,臺灣的400億美元特別預算案不僅會包含向美方采購新型武器的重大軍購案,也會著重于提升非對稱戰(zhàn)力。26日上午,賴清德召開防務安全高層相關會議,并在會后舉行的記者會上稱,臺“國防部”已完成“強化防衛(wèi)韌性及不對稱戰(zhàn)力計劃采購特別條例”及預算規(guī)劃,預計未來8年內投入1.25萬億元新臺幣經費,邁向所謂先進的防衛(wèi)體系。
在島內輿論看來,1.25萬億元新臺幣并不是小數(shù)目。據(jù)臺灣“中天新聞網”26日報道,有媒體人在社交媒體上發(fā)文稱,這相當于臺灣一年預算的1/3,而且一個重要的問題是“能買什么”。過去,臺灣幾乎都在買人家不要的軍備,甚至買來的破銅爛鐵的料件壞了,等好幾年都等不到新的來補,原因要么是停產,要么是產能低。
據(jù)臺灣“風傳媒”報道,全臺公務人員協(xié)會前理事長李來希26日在社交媒體寫道,提高防務預算意味著1.25萬億元新臺幣“就這樣飄了”,但臺當局告訴民眾財務困難。他質問道,公共福利政策是否要推動,少子化問題要不要處理,年輕人就業(yè)困難問題要不要面對,“把臺灣當成刺猬,值得嗎?會贏嗎?”
臺灣“中天新聞網”26日稱,臺灣暨南國際大學副教授許文忠認為,若將賴清德的承諾放在臺灣當前財務、貿易與地區(qū)形勢的大框架中,結果會顯示出一種令人憂心的發(fā)展——這并不是強化臺灣的藍圖,而更像是可能掏空臺灣的破產計劃。尤其是在英國《金融時報》披露臺美正在討論規(guī)模高達4000億美元的臺灣對美投資承諾后,整件事更不只是軍事議題。許文忠說,若把所有財務資源都投入到軍費和對美投資上,卻忽略臺灣的外匯結構、產業(yè)現(xiàn)狀與民生需求,最終恐怕只會讓臺灣付出沉重代價。
鄭麗文:民進黨當局的路線更加激進危險
國民黨主席鄭麗文26日批評稱,賴清德沒有將如此重大決策先向臺灣人報告,沒有跟“立法院”說明,而是以投書外媒的形式呈現(xiàn),其自毀格局令人難以接受。她表示,最令人憂心的是賴清德在“玩火”,臺灣在“大罷免”之后陷入內憂外患及政治領導危機,民眾殷切盼望民進黨當局重新調整腳步,結果其路線反而更加激進危險。賴清德的言論不僅可能讓臺海變成“火藥庫”,更讓臺灣變成“兵工廠”。
國民黨“立委”許宇甄質問道,賴清德向美國先行宣示臺灣將編列高達400億美元的軍事特別預算,“難道在賴清德心中,向美國交心比向臺灣人民負責更重要?有必要阿諛諂媚到如此?”臺“中華戰(zhàn)略學會”資深研究員張競26日也痛批賴清德發(fā)布消息的順序,“難道臺灣人成了被通知順序排第二的二等公民?”
國民黨新北市議員陳偉杰26日呼吁臺當局停止搞“單邊的軍備競賽”,且不應該將臺灣安全寄托于特定外國勢力。他說,兩岸穩(wěn)定溝通才是維持臺海和平的根本之道,賴清德應立刻收回危言聳聽的言論,否則就是把“臺灣人民的未來置于險境”。
民怨沸騰
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講座教授鄭劍26日接受《環(huán)球時報》記者采訪時表示,賴清德此時投書美媒有多重算計,首先是為了“吸引”美政府,抓住其重視經濟利益的特點。其次,他刻意采用美國建制派的涉臺話語,試圖調動美建制派向現(xiàn)政府施壓。而他之所以這么做,本質上是慌了。鄭劍認為,當前“反中”“抗中”牌在島內吸引力下降,而賴清德將提升防務預算等事項的時間跨度拉長至2028年以后,歸根結底,這是靠渲染所謂外部威脅、借洋人支持來試圖延續(xù)自己的任期。
張競認為,民進黨當局一向將增加防務預算當作選舉動員的工具,但選民早已出現(xiàn)疲倦與反感,這次若引發(fā)質疑聲浪,可能適得其反,重創(chuàng)民進黨支持度。而在經濟層面,此舉等同于“自己把投資環(huán)境嚇壞”,外資卻步、企業(yè)出走,最后受害的是臺灣民眾。
臺灣《聯(lián)合報》26日評論稱,賴清德繼續(xù)用執(zhí)拗、頑固的“臺獨”幻想,試圖將臺灣拖入戰(zhàn)火,“這么狠花人民的納稅錢,是真想買臺灣的安全,還是只為了買他個人的安全感?”文章稱,在他為臺灣民眾帶來慘劇之前,臺灣人應該“以手上的選票,迅速而果決地行動起來”。
近日,臺灣某民調機構公布11月島內民意調查,顯示有50.2%的民眾不贊同賴清德的表現(xiàn)。在網絡投票中,高達80.4%的民眾認為賴是“最讓人失望的領導人”,其在“讓兩岸最和平”這一項上的支持率僅有0.5%。
國務院臺辦發(fā)言人彭慶恩26日應詢表示,百姓心中有桿秤。賴清德當局上臺以來,其所作所為升高兩岸對立對抗,導致臺海緊張動蕩,與臺灣民心所向背道而馳,因此不得人心、民怨沸騰。(環(huán)球時報特約記者 陳立非、環(huán)球時報記者 丁雅梔)